孙大龙 东北师范大学 军训时间:1995年
1995年我步入大学的第一课就是整整一个月的军训。从内务卫生到队列队形,从军体拳到战地救护,从紧急集合到野营拉练,从通过染毒地带到实弹射击……一个月的军训生活,给我留下深深的烙印,在内心深处种下了从军报国的种子。大学毕业后我参军入伍,后来,到吉林省军区大学生军训办公室(教研室)工作过一段时间,成为全军893名派遣军官的一员,为地方高校大学生讲授军事理论课,同时担负为吉林省高校培养培训专(兼)职军事理论教员的工作。2013年,我转业到吉林省教育厅负责学生军训工作,以这种方式继续着与军训的缘分。
张 蕾 北京师范大学 军训时间:2005年
大学时的军训,记忆早已模糊,但找出当时的日记仍能回忆起很多细节。日记上写着,出发前一天,学校发了迷彩服,我激动地和同学试穿,“军事理论课上,老师说军训后就要算到国家军事力量里了,突然感到一种使命感、责任感油然而生。”我想对于军装、对于军训,不管什么时代,青年学子的感受都是如此吧。集体活动很丰富,为了北京市大学生运动会的表演,我们练了4套团体操,场面壮观。我所在的是以文学院女生为主的六连,“女兵六连,个个第一,铿锵玫瑰,唯我当先”口号的豪情,直到现在同学聚会还会时常提起。
鲁文帝 深圳大学 军训时间:2010年
军训对我的意义有点特别。如果没有大学的那次军训我可能不会考虑参军。当时带我的教官是一名海陆空三栖特种兵,一身丛林迷彩,挽起的衣袖下面健硕的肌肉黝黑发亮,右臂外侧一条15厘米长的旧伤疤分外醒目。一次,他向我们演示“倒功”,站好军姿,他绷直的身体像木棍一般前倾,在与地面呈45度角时没有任何动作,依旧笔直。似乎所有人都预见,下一瞬间就会出现脸部着地、鼻血横流的惨状时,他迅疾抬起双臂划出一个外旋,以双手和前臂猛然拍向地面,“啪”的一声闷响后双臂稳稳撑住身体,一个完美的平板撑。我们看着都疼得要死,他却仿若平常事。对于伤疤,他只轻描淡写地说是训练伤。我问他当兵苦不苦,“苦不苦,当过才知道。”这句话一直萦绕我心头,直到大二,我参军入伍,从深圳来到黑龙江边防。当兵确实苦,因为训练强度大,可当兵却很“值”,因为我明白了保家卫国的责任和担当。
闫 安 清华大学 军训时间:2019年
军训的日子,辛苦而充实,平淡而感动,细数起来,每一幕都是动人的回忆。比武场上,刚军训3天的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,标齐排面,控制脚步,努力把自己融入队伍。每个人的汗水,成就了我们“光荣三排”的胜利,赢得了全连新兵的欢呼与掌声,还有教官嘴角那藏不住的笑意。军训,教会了我们争先,教会了我们集体荣誉感。军事理论课上,国防大学的老教授讲述着当年从军的故事,讲到紧张处时大家凝神屏气,危机化解时鼓掌喝彩,在教授的娓娓道来与诙谐幽默中,我领略到了军事的魅力、军人的魅力。分析国家安全形势,阐述我国外交策略,介绍我国武装力量,一组又一组数据,一个接一个案例,我第一次如此具体而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。感谢军训,让我接触到这些未知并深深感动。